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二)
时间:2025-03-11 21:15 信息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全国两会
聚焦全国两会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10日和3月11日在北京闭幕。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师生高度重视、热切关注全国两会的召开,连日来,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收听收看两会盛况,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并结合实际畅谈学习体会,汲取奋进力量。
粮油食品工程系副主任 魏林
财经商贸系副主任 顾旭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紧扣教育部2025年新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以新双高标准加强财经商贸系建设,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将积极探索职普融通路径,为学生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同时,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合作,携手共建实训基地,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灵活精准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力争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向社会输送更多契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信息工程系副主任 袁小洁
2025年全国两会吹响了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号角。信息工程系将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聚焦食品产业数字化转型人才需求,以“新双高”建设为契机,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深化“五金”建设和产教融合,通过打造一批“AI+食品”特色“金课程”,推进活页式教案开发“金教材”,构建产教融合型实训“金基地”,培育兼具数字技术与食品工艺的双师型“金师”团队,夯实学院品牌“金专业”,形成“技术攻关-场景驱动-教学转化-人才输出”的产教融合闭环,进而推进人工智能+食品专业群深度融合,助力实现“引领未来‘智’造新‘食’代”,为食品产业智能化升级与贵州特色产业链发展注入职教动能。
机电与建筑工程系副主任 郑位友
政府工作报告擘画了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蓝图。机电与建筑工程系将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紧紧聚焦“三教”改革,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努力实现“十个协同”。作为专职教师,我将不断提升自身数字素养,积极探索AI+职业教育融合应用场景,投身学院粮油食品行业装备制造类产业学院建设,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校企命运共同体”,以期破解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难点,为培养更多适应区域、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本土化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音乐舞蹈系行政负责人 罗霞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凸显了教育的重要性,也为文化传承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音乐舞蹈系将以两会精神为行动指南,充分发挥音乐舞蹈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贵州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不断推动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体系的优化以及艺术创作项目的规划中,引导师生创作出更多彰显民族特色的精品力作,同时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让贵州民族文化跨越时空的限制,走向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助力贵州文化事业繁荣昌盛贡献积极力量。
美术与设计系副主任 贾静雪
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犹如春风化雨,为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方向指引,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决心。在新的发展阶段,美术与设计系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使命,持续加强专业建设,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造,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开展产教融合项目、共建实训基地,不断助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国家输送更多栋梁之材,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院团委副书记 付卉妍
政府工作报告处处彰显了为民情怀,愿景蓝图催人奋进,也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引和动力。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思政教育战线的一员,我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及时组织全院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将党的好政策、两会好声音及时传递到青年学生中去,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头脑,带动更多青年学生学理论、讲信仰。共青团组织将紧紧围绕学院“一核三维”文化育人体系,进一步发挥好思想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科创育人、文化育人的优势,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 柴永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这一明确要求为思政课教师指明了努力方向。身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必将坚持不懈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扎实推进“三进”工作。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精准掌握高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策略,避免重复讲授和理论说教,进而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螺旋上升;同时,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增强思政课的解释力和说服力,更好地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努力培育出德才兼备、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 秦栋煜
两会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更是广大青年了解国情、明确方向的重要窗口。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两会同样是引导学生思索未来、理解社会的宝贵契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青年发展与教育创新”成为备受瞩目的议题之一,在Deepseek大模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纷纷展现并广泛应用的当下,昭示着未来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身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机遇,积极探索思政育人新模式,努力为学生开拓全新的发展前景,助力青年成长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栋梁之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职教师 邓斯月
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黄国艳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为我们青年一代大学生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深感重任在肩。作为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我们学生会要充分发挥好纽带作用,广泛收集同学们对教育及校园生活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学院,助力营造更优学习氛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我也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鼓励同学们踊跃参加科研创新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实践活动等,以实际行动响应两会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贡献青春力量。
2023级大数据与会计3班
孙忠信
2025年全国两会提出的新目标、新部署,为当代青年大学生铺就了成长成才之路、照亮了奋进的方向。身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我们要勇担历史使命,自觉将两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素质,将两会精神转化为砥砺前行的磅礴动力,努力在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壮丽篇章。
-END-

来源:全院师生
责编:姚源清
一审:王东浩
二审:施辉相
三审:刘 丹